Author-作者 |
Title-题名 |
Source-刊名 |
Year-年 |
Roll-卷 |
Period-期 |
张小萍; |
论中国通史模块化教学的构建——以吕梁学院历史学专业为例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9 |
|
03 |
郝慧芬;冯军平; |
吕梁红色文化资源的再思考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9 |
|
03 |
李成生; |
从社会史视角研究晋商碛口古镇 |
兰台世界 |
2019 |
|
04 |
李成生; |
新桂系时期广西少数民族社会风俗改良述论 |
贵州民族研究 |
2019 |
40 |
03 |
郜俊斌;李静宜; |
晋陕边界区域红色文化旅游协同开发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31 |
01 |
郜俊斌;李静宜; |
SWOT分析法视域下的吕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 |
旅游纵览(下半月) |
2019 |
|
02 |
李婷婷; |
红色记忆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9 |
9 |
01 |
赵耀虹; |
1940年晋西北革命根据地反扫荡研究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9 |
9 |
01 |
李成生;张涛; |
红军东征述论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9 |
9 |
01 |
张振峰;李婷婷; |
贺昌精神内涵初探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9 |
9 |
01 |
郜俊斌;李静宜; |
吕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的考察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9 |
9 |
01 |
张小萍;赵元; |
近代西方传教士在山西汾阳的行迹探究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8 |
8 |
06 |
崔广哲; |
乾嘉时期吉盐与河东盐在碛口的博弈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43 |
06 |
张发青;牛天玉; |
晋绥边区在职干部教育研究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8 |
8 |
05 |
赵耀虹; |
难民问题对英国脱欧公投的激化分析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34 |
04 |
张发青; |
水门事件与白宫幕僚 |
晋中学院学报 |
2018 |
35 |
02 |
陈爱爱;李婷婷; |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的逻辑起点与当代审视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34 |
04 |
李婷婷; |
论儒家文化中“仁义”思想的当代解读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7 |
7 |
06 |
赵琪; |
吕梁市民办博物馆调查研究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7 |
7 |
06 |
张俏; |
近代山西文峪河流域旱涝灾害研究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7 |
7 |
05 |
赵耀虹; |
1971年南亚危机中美国对巴援助研究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7 |
7 |
05 |
王彦; |
山西吕梁地区丧葬习俗考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7 |
7 |
04 |
崔广哲; |
十院校本《中国古代史》订误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7 |
7 |
04 |
郝慧芬;冯军平; |
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
教学与管理 |
2017 |
|
21 |
张发青; |
哈里森·福曼的青海、甘南藏区之行及其影响(1932—1937)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49 |
04 |
郝慧芬; |
地方文化资源与高校融合的价值与途径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7 |
7 |
03 |
崔广哲; |
北宋鲁西南士人研究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
01 |
张发青; |
水门事件的遗产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30 |
06 |
郝慧芬; |
谈如何把文学作品融入历史教学 |
语文建设 |
2016 |
|
36 |
郝慧芬;冯军平; |
香港和台湾高中新修订历史课程标准比较 |
教学与管理 |
2016 |
|
36 |
贾瑞霞; |
1901—1925年基督教在冀宁道的传教活动及原因探析 |
长治学院学报 |
2016 |
33 |
06 |
杨辉; |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政府举措——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32 |
04 |
闫婕;焦枫媛; |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以山西高校为例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32 |
04 |
贾瑞霞; |
清末民初离石庙会功能探析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6 |
6 |
04 |
孙左华; |
古希腊理性与民主的互动——以荷马到古风时代的历史演变为视角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6 |
6 |
04 |
杨辉;李子潇;王林林;高文丹; |
吕梁学院通识教育课程问卷调查研究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6 |
6 |
04 |
郝丽娟; |
回光返照:建国后的山西土盐生产——以山西省道备村为例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36 |
04 |
崔广哲; |
碛口的由来与兴起 |
山西档案 |
2016 |
|
04 |
牛天玉;张发青; |
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 |
山西档案 |
2016 |
|
04 |
郝丽娟; |
自小而大:土改前后山西地域婚姻圈的嬗变——以《阶级成份登记表》为中心的考察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32 |
03 |
王彦;张小萍; |
集体化时期山西省中阳县南川河流域治理探析 |
史志学刊 |
2016 |
|
03 |
李静宜;王嘉; |
论民国早期教科书的价值取向之演变——以“辛亥革命”的内容为例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6 |
6 |
03 |
赵元;张小萍; |
辛安亭历史教育思想探析 |
山西档案 |
2016 |
|
03 |
赵元; |
吕梁左表墓汉画像石题铭考释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41 |
03 |
张发青; |
新升本科院校世界史双语教学实践研究——以吕梁学院为例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6 |
6 |
02 |
李成生; |
晚清广西农村东西部人口、耕地及租佃的差异 |
农业考古 |
2016 |
|
01 |
赵元;张小萍; |
历史学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路径探析——以吕梁学院为个案 |
长治学院学报 |
2016 |
33 |
01 |
孙左华; |
方阵与古希腊民主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6 |
6 |
01 |
李静宜; |
民国前期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史如何书写的论争——以胡适《中国五十年来之文学》、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为中心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31 |
06 |
王彦;张小萍; |
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对小学教师的改造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29 |
06 |
牛天玉; |
抗战时期晋西北根据地小学教育述论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5 |
5 |
06 |
闫婕; |
离石乔家塔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考察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5 |
5 |
06 |
郝慧芬;冯军平;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创设与内部转化——以吕梁市为例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31 |
05 |
李成生; |
《中国现代史》课程多元考核改革与实践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15 |
35 |
30 |
郝丽娟; |
集体化时期农村河流治理研究——以山西省道备村为例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5 |
5 |
05 |
赵元;张小萍; |
历史学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15 |
35 |
24 |
杨辉; |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对住房政策的调控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5 |
5 |
04 |
贾瑞霞;石庆波; |
古希腊城邦的特征:中国学界的认识及转变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15 |
27 |
07 |
孙霞; |
清末民初山西民变中的政府举措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31 |
03 |
郝慧芬;冯军平; |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反思 |
长治学院学报 |
2015 |
32 |
03 |
王娟; |
“平水本”刊刻范围与名称由来考辨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31 |
02 |
崔广哲; |
吕梁方志考述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5 |
5 |
02 |
王娟; |
司马迁笔下管晏典范意义探微 |
长治学院学报 |
2015 |
32 |
01 |
孙霞; |
南京国民政府政治塑造的“新国民” |
长治学院学报 |
2014 |
31 |
06 |
张小萍; |
从左宗棠经济活动看其经济观念 |
兰台世界 |
2014 |
|
30 |
王娟; |
论金元时期平阳刻书的时间特点及原因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4 |
4 |
05 |
李成生; |
临县碛口黑龙庙碑刻解读 |
山西档案 |
2014 |
|
05 |
李静宜; |
清末满人眼中的“满汉畛域”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4 |
4 |
04 |
李成生; |
《古镇碛口》的编撰特点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3 |
04 |
贾瑞霞; |
公元前四世纪雅典上层贵族的政体论——以色诺芬和柏拉图为例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4 |
4 |
01 |
张发青; |
分权与制衡——美国早期民主政治的保障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4 |
4 |
01 |
张小萍;牛天玉; |
开明绅士牛友兰与兴县新式教育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3 |
3 |
04 |
孙霞;杨辉; |
革命道路上的艰难抉择——燕晋联军大将军吴禄贞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3 |
3 |
04 |
郝慧芬; |
刍议吕梁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应用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3 |
3 |
01 |
王彦; |
抗战前山东乡村小学教师的生存状况研究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3 |
3 |
01 |
崔广哲; |
论洪武国子祭酒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2 |
2 |
06 |
李成生; |
吕梁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
长治学院学报 |
2012 |
29 |
06 |
李成生; |
民国时期广西文娱体育的新时尚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6 |
05 |
郝慧芬;张小萍; |
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吕梁学院为例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2 |
2 |
05 |
赵元;张小萍; |
浅议影响历史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问题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2 |
2 |
04 |
张发青;牛天玉; |
殖民地议会——美国早期民主政治的胚胎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2 |
2 |
04 |
李成生; |
清至民国时期碛口历史文化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2 |
2 |
04 |
赵利华; |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报告——以吕梁学院为例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2 |
2 |
04 |
李成生; |
新桂系时期广西妇女生活方式的变迁 |
广西地方志 |
2012 |
|
03 |
李婷婷; |
社会实践教学模式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剖析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2 |
2 |
03 |
李成生; |
《碛口志》的编撰特点及史学价值 |
山西档案 |
2012 |
|
02 |
王芳; |
试论清朝士人择业观与择业行为的趋同与背离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2 |
2 |
01 |
崔广哲;张风岭; |
《明史·孙懋传》中陈霁非南京祭酒考辨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1 |
1 |
06 |
李成生; |
民国时期广西社会物质生活方式的变迁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1 |
1 |
05 |
冯军平;郝慧芬; |
离石汉代画像石兴起的社会背景分析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1 |
1 |
05 |
王芳; |
清代民众择业观念及择业行为转变原因概述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1 |
1 |
04 |
郝慧芬; |
研究性学习在高师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国近代史》为例 |
运城学院学报 |
2011 |
29 |
03 |
李婷婷;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创新途径 |
吕梁学院学报 |
2011 |
1 |
03 |
李瑜; |
试论我国土地征收法律程序的完善 |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32 |
05 |
赵元;张小萍; |
高职高专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38 |
02 |
李瑜; |
浅谈我国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 |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26 |
04 |
张发青; |
“天赋人权”——美国早期民主政治的旗帜 |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26 |
04 |
郝慧芬; |
高师历史课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26 |
04 |
李成生;李婷婷; |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法改革探析——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 |
沧桑 |
2010 |
|
04 |
赵元; |
古史二题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33 |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