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4日,我系成功举办“民间仪式文献与地方仪式传统”工作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池州学院、九江职业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六位知名学者莅会。

开幕式由我系主任李婷婷教授主持。她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吕梁学院及历史文化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通过观看学校宣传片,参会人员得以更直观地了解这所坐落在晋西地区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吕梁学院不仅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还致力于推动地方文化研究和国际交流。
本次工作坊的核心任务,是推进我系王娟副教授主持的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明清民间抄本的地藏菩萨信仰中国本土化演进研究”。六位专家的主题报告均围绕该课题展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总研究员的报告《<十王经>与丧葬礼俗和文化交融》,从上古观念到儒家礼仪,深入探讨了《十王经》及相关丧葬礼俗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上海师范大学侯冲教授以《仪式文献文本的同体互见——以〈地藏慈悲救苦荐福利生道场仪〉为例》为题,揭示了佛教仪式文献中提纲、仪文、教诫、密教的同体互见,组合使用。四川大学尹赋教授则聚焦于《融摄三乘 道济十方:<十轮经>与地藏信仰的包容性》,展示了地藏信仰如何融合多种元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大菩萨信仰之一。池州学院尹文汉教授通过岳西高腔剧目《观音大度》《龙女小度》中金乔觉的考察,阐述了地域性地藏信仰的独特价值。上海师范大学伍小劼副教授借助一份新发现的民间抄本《度亡过案科》,重新审视了中国冥界地理,提出了关于冥府十王的新见解。九江职业大学徐慧茗副教授以法国传教士禄是遒《中国民间崇拜》为资料,分析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视角下的九华山地藏信仰仪式与民俗实践,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4日晚,六位专家与王娟团队举行圆桌讨论,就“地藏菩萨信仰中国本土化演进研究”的田野路线、关键史料与成果形式达成初步共识,为项目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也为参会师生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正如李婷婷主任所说,“这次会议将激发我们进一步探索民间仪式文献与地方仪式传统的热情”。相信在这些优秀学者的带领下,相关领域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