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上午,一场聚焦考研复试的经验分享会在历史文化系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即将参加考研复试的同学前来聆听。本次会议由贾亿宝老师主持,历史文化系张晨艳、刘瑞红、李春慧等9位青年教师参加,倾囊相授复试经验,为同学们照亮前行道路。

分享会伊始,张晨艳老师针对历史学复试的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分别给出建议。英语面试要准备不同版本的自我介绍,且对内容熟悉;专业课面试要了解目标院校课程、重视学术前辈著作,回答问题避免编造和泛泛而谈,体现学术潜力。
刘瑞红老师分享了复试前信息收集、资料准备和复习内容等方面的经验,强调复试过程中面试环节的关键要点,以及复试后的心态调整、持续学习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李春慧老师则从专业课笔试、英语面试、主动联系导师等多个维度展开分享。在专业课笔试上,她建议明确参考用书,通过真题查漏补缺,采用特定答题结构应对开放性试题;英语面试方面,要提前准备高频问题,注重口语流畅度;同时,积极主动联系导师,增加复试成功几率。

冯玉梅老师根据考生不同的初试情况,提供了差异化的复试建议。鼓励初试排名靠后的同学积极逆袭,强调模拟面试的重要性;对于调剂的同学,指导他们如何收集信息、针对性复习。
薛锦霞老师回顾自己的复试经历,提醒同学们在复试面试前要系统复习专业知识,关注前沿热点,提前准备英语面试常见问题并进行模拟练习。面试中回答问题要有条理,注意眼神交流,保持平稳心态。
张颖老师以教育学考研复试为例,详细介绍了复试前的知识储备、资料准备和了解报考院校及导师的方法;复试中要注重仪表仪态、突出自我介绍亮点、理论联系实际回答问题;复试后要及时查询成绩、做好调剂准备和联系导师等。

梁艳老师指出,复试不仅考查专业知识,还涉及学术素养、研究潜力等多个方面。以历史学考研复试为例,介绍了常见的面试形式,如英语口语测试、专业知识问答等,并针对这些环节给出了具体的备考策略,建议同学们围绕报考方向复习本科核心课程、阅读相关文献。
王志坤老师从复试前的准备工作、面试技巧到心态调整,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分享。他强调专业知识复习要回归教材、关注学术前沿,英语口语与听力需提前练习,个人材料准备要突出优势。面试时自我介绍简洁有亮点,回答问题注重逻辑和表达准确,还分享了多种调整心态的方法。
薛景楠老师分享了各类面试技巧,尤其是详细讲解了英语自我介绍的要点,包括简洁结构、突出专业相关内容,并提供了自我介绍实例,为同学们提供了清晰的参考。活动的最后阶段,吕毅、谭庆等同学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沟通。
此次经验分享会干货满满,涵盖了考研复试的各个关键环节。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考研复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充足的信心。相信在这些宝贵经验的助力下,同学们能在考研复试中脱颖而出,成功上岸,开启研究生阶段的新征程。